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3562.“以撒摸着他”表示全面的感知。这从“摸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摸”是指至内在和全面的感知(参看3528, 3559节),在此是指全面的感知,因为对一切事物的感知都来自至内在的感知;也就是说,那些拥有至内在感知的人拥有对下面一切事物的感知,因为下面的事物只是上面事物的衍生物和组成物。事实上,至内在的事物就是它下面事物的全部中的全部,或说每一个至内在事物都存在于它下面属于它自己的一切事物中,因为除非凡在下面的事物都来自内层事物,或也可说,来自它上面的事物,如同一个结果来自它的有效原因,否则它根本不存在。由此明显可知为何目的决定了一个人在来世幸福还是不幸,因为目的是一切原因的至内层,以至于如果目的不在原因里面,事实上不是原因的全部,那么原因根本不存在。目的以同样的方式是一切结果的至内层,因为结果就源于这样一个原因。正因如此,凡属于人的东西,都从他所关注的目的中获得它的存在。因此,在来世,一个人的状态取决于他所关注的目的的性质(参看1317, 1568, 1571, 1645, 1909, 3425节)。由此可见,摸因表示至内在的感知,故也表示全面的感知。
7038.“好叫他事奉我”表被提到天堂,好从那里履行功用或服务。这从“事奉耶和华或主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事奉耶和华或主”是指履行功用或服务;“好叫他事奉我”表示被提到天堂,好从那里履行功用或服务的原因是:所论述的主题是那些属于属灵教会,并通过主的降临而得救的人,尤其是那些在主降临之前在低地,后来被提到天堂(6854, 6914节),由此进入履行功用或服务状态的人。“事奉主”之所以表示履行功用或服务,是因为真正的敬拜在于履行功用或服务,因而在于行仁爱。人若以为事奉主仅在于定期去教会,在那里听讲道,祷告,并且这就足够了,就大错特错了。对主的真正敬拜在于履行功用或服务;人在世生活期间,这类功用或服务在于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正确履行职责,从而发自内心为自己的国家、社区和邻舍服务,诚实地对待同伴,
照各人的性格而谨慎、勤勉地履行各种职责。这些功用是主要的仁爱行为,也是敬拜主的主要手段。定期去教会、听讲道、祷告也是有必要的;但没有上述功用,它们根本没有任何价值,因为它们并不构成一个人的生命,而是教导这种生命应是什么样子。天上的天使只从功用并照功用获得一切幸福。因此,对他们来说,功用就是天堂。
根据神性秩序,幸福取决于功用,或说功用决定了幸福的程度;这从人的不同方面,和它们在大人里面所对应的事物可以看出来;如外在感官,即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嗅觉、触觉,如许多章节末尾所示,它们便以这种方式相对应。因此,与这些感官有关的快乐完全取决于它们所发挥的功能。最大的,是与婚姻之爱有关的感官快乐,因为婚姻之爱所发挥的功用是最大的,它带来人类的繁衍,而人类则构成天堂。接下来是味觉的快乐,味觉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快乐,是因为它有助于滋养身体,使它保持健康,而健康的心理活动依赖于健康的身体。嗅觉的快乐要小一些,因为它仅有助于添加力量,从而也助于健康。听觉和视觉的快乐排在最后,因为它们只接受服务于功用的印象,还因为它们服务于心智的理解力部分,不那么服务于意愿部分。
从这些和其它类似事实明显可知,在天堂,主照着功用或服务赐予幸福;这些功用或服务是敬拜主的主要方式。这解释了为何约翰在席上斜靠在主的怀里,并且主爱他胜过其他人。这不是由于约翰本人的缘故,而是因为他代表仁爱的实施,也就是功用或服务的履行。约翰代表这些事物(参看创世记18章和22章序言,3934节)。
7038a.“你若不肯放他走”表顽固到底。这从“不肯放他走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不肯放他走”是指由于顽固而没有释放,如前所述(7032节)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